把握行业周期波动
在中国经济目前的发展阶段,政策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股市、房市,各行各业都受到政策的影响,大到宏观政策,中到产业政策、地区政策等等。
比如,在2009年下半年开始的向下调整行情中,与钢铁、有色金属、煤炭、房地产、金融等板块大幅下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区域经济、新兴产业、医药、节能环保等主题板块表现强势,创出新高的个股不在少数。原因何在?国家的产业政策、区域政策使然。如果能紧跟行业政策、区域政策的步伐,相关板块个股的一波上涨行情也可以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收益。
当然,除了受政策影响,行业板块的波动更多地是受到自身景气周期的影响。尤其当宏观政策稳定时,周期性行业将在自身规律的作用下出现波动。
一个行业的景气周期实质是反映了产品供给与需求关系的变化。在市场竞争充分的情况下,当产品需求上升或下降时,市场的供给方必定会马上调整产能,增加或减少产品供给,使之与需求相匹配平衡。在大多数时候,需求与供给是在平衡与不平衡中不断调整,这就造成了行业景气的周期性波动。最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有煤炭、石油、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化工、机械等。
与成熟市场国家相比,中国的周期性行业波动性更强。这是因为中国大多数周期性行业的集中度较低,进入门槛不高,加上其中占据主流地位的国企具有很强的扩张冲动,在行业景气度高时往往过度投资,一旦行业景气度下降,过剩的产能加大了行业调整压力,使波动性加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股市中周期性行业个股的占比相当高,往往是周期性行业涨则大盘涨,周期性行业跌则大盘跌。在一定程度上,周期性行业的涨跌可以看作是大盘走势的风向标。
对周期性行业股票的投资,要注重把握行业周期的波动,抓住买卖时机,而不是一味长期持有。
在行业的投资策略上,既要注重宏观经济走向,毕竟经济周期是决定行业景气周期的重要因素,也要关注具体行业的景气度。对质地优良的行业个股,以市盈率为参照标准,在市盈率较高的时候买进,市盈率较低的时候卖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