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跟着政策走
有位业内人士称,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经济恐怕仍是政策式的经济,而股市也就是政策式的股市。
之所以称中国的经济是政策式的,是因为在中国,宏观调控政策对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市场经济天生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我国强调,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既发挥市场经济的活力,又能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所以,宏观调控将贯穿于市场经济的全过程,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根据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宏观调控会有不同的政策取向、操作步骤、松紧力度和实施重点。
在此我们不评论宏观调控的是与非,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股市自然会受这些政策的巨大影响。只要政策还在左右经济,股市也就跳不出“政策市”的窠臼,只不过从前的政策市是制度政策市,政策的目标直接针对股市,现在的政策市则是经济政策市,政策的目标针对的是经济基本面。
在这样的市场中,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就应该紧紧跟着政策走,把握政策变化引发的市场波动,而不是一味相信市场的力量。
把握四方面政策
要把握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关注以下几方面内容:
首先是利率调整。利率水平的变动对股市的影响最为直接和迅速。一般来说,利率与股票呈反向关系,即利率降,股市涨;利率升,股市跌。因为利率升导致公司借款成本增加,利润率下降,股价自然下跌。同时,利率的上升也使得资金成本上升,进入股市的钱也会减少。2008年10月以后连续下调利率,最终促成了股市的企稳反弹。如今股市震荡探底的格局也与升息预期有关。
其次是汇率变动。一般来说,一国的经济越开放,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高,证券市场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越大。目前市场非常关注人民币升值问题。理论上说,人民币升值,将导致我国产品竞争力减弱,出口型企业利润下降,而进口型企业因成本下降,利润反而会增加。最为受益的企业是使用外币贷款、利润以人民币结算的企业,如航空公司。2005年汇改后,伴随着股改,股市走出了一波大牛市行情。对人民币升值,如今市场最期待的是,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价值上升,能够吸引海外资金流入,从而推升股市。而实际上,欧美国家经济尚在衰退与复苏间徘徊,流动性时常捉襟见肘,哪里会有很多闲钱到中国股市捧场?所以对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要客观分析,切忌盲目追捧。
第三是货币政策的调整。上述利率和汇率都属于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一般来说,实施宽松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紧缩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则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和加强信贷控制。宽松的货币政策将使股市上涨,紧缩的货币政策则使股市下跌,这在2008年~2010年的市场波动中表现得非常清晰。
第四是财政政策的调整。财政政策对证券市场也产生一定影响。2008年底以来,政府出台的两年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以及出口退税、家电以旧换新、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政策,通过政府投资及财政补贴等方式,增加了社会总需求,带动经济成功复苏,从而促进了股市走强。
总之,在“政策市”中,密切关注国家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关注宏观经济运行状况,跟着政策调整的节拍,把握市场波动,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获取更大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