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李若谷:人民币国际化应先于资本账户开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2 11:43:22    浏览次数:221    评论:0

  日报:你提出的其实是两个非常重大的问题:一是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是怎样的,二是人民币将扮演什么角色。我们先从第二个问题说起,人民币在现有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才刚刚起步,但潜力巨大。在中国走出去、人民币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来看人民币汇率机制,未来需要哪些进一步改革?

  李若谷: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从十多年以前就开始讨论,2005年7月份中国宣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化,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大概经过一年到两年的时间,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在17%~20%之间(不同的算法,不同的结果)。后来发生了金融危机,人民币又保持相对稳定,近来一段时间,国际上一些势力又继续提出人民币汇率机制(应该改革)了。其实人民币汇率和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没有太大关系。

  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没有根本性变化的情况下,人民币汇率(变化)不起很大作用;但国际上老有一些势力要求人民币升值,要求中国改变汇率。中国的发展状况非常独特,或者说到目前为止是唯一的。观察过去100年或者200年经济发展的历史,你根本看不到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不光是国土面积大,而且人口是世界第一—— 在短短三十年,实现经济起飞,走向工业化和城市化。人民币应该保持在什么样的汇率水平,应该考虑中国自身的需要。

  另外,目前人民币还不是一个完全可兑换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大量真实的需求和供应,因此不存在所谓的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其价格是相对的。

  日报:目前人民币的币值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决定。

  李若谷:现在的情况是,所谓用供求关系来决定人民币的币值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人民币不是国际化的货币,在国际市场不存在供求。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民币汇率都是一种交叉汇率,交叉形成的一种货币关系。因此,要求存在逆差就贬值、存在顺差就要求升值完全是不合理的要求。中国对美国存在顺差,就要求人民币升值,那对日本存在逆差人民币是不是应该贬值呢?

  日报:你的意思是说人民币汇率的最优机制还是参考一篮子货币,甚至包括参考SDR?

  李若谷:目前最佳、最可靠的还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参考中国主要的贸易伙伴的货币。而人民币最终的出路是走出去,加速国际化,成为国际货币。

  2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

  日报: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目前似乎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战略和路线图,例如你提出的先区域化再走向国际化;又如人民币在海外的存量若达到一定规模,回流机制如何建立?目前国内离岸的、在岸的金融市场的建设也未完成,现在的战略考虑够不够?

  李若谷:目前确实缺乏一个完整的可行的战略。如何从国内货币变成区域货币,然后再成为国际货币,金融市场应该做哪些准备,等等。有人说人民币不可兑换之前,不可能实现区域化和国际化。但大家都知道,很多货币的国际化并不以完全兑换为前提,例如美元的资本账户完全放开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也不是因为资本账户可兑换,也不是投资完全自由化,其实和殖民地有关;德国马克也不是完全可兑换后实现国际化的。是它经济实力强,大家需要马克。此外,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就不能是贬值货币,要保持币值相对稳定。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FCD119D18124008252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