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观察 » 正文

李若谷:人民币国际化应先于资本账户开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2 11:43:22    浏览次数:221    评论:0

  李若谷:贸易的自由兑换早已经开放了。债券、股票市场会在其后开放。相对长期的市场早开放,短期的晚开放,还要考虑金融市场的深度,对短期投机性的投资会有限制。

  日报:目前人民币国际化的很多条件都不具备,很多人会问大家为什么愿意使用人民币?

  李若谷: 这不是问题,马克没有国际化时,资本账户也没有完全放开,(国际市场)为什么用马克?

  日报:但马克最终没有成为一个很强的国际货币。

  李若谷:是因为欧元的诞生,德国最终放弃了马克,实际上欧元是以马克为主的。人民币是可以使用的。比如说中国和周边国家的贸易,中国的进口上升,只要双方同意,就可以用本币结算,贸易双方就可以达成贸易协议,对方收人民币就有了来源,可以再去中国买东西,进行投资。

  日报:但目前海外持有人民币没有地方去投资,不能保值和增值。

  李若谷:不会。人民币不断走出去,未来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换成它所需要的货币,而且可以投资中长期资产和升值资产。中国央行会逐渐放开,有两种选择:允许其兑成美元,或者允许其投资国内资本市场。长期资本市场会很快放开,比如股票,长期债券,虽然不是任何人都能很快这么做,但可以交给合格的机构投资者来管理。

  日报:香港和上海两个市场,你认为哪个会成为主流?

  李若谷:从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来看,香港现在就可以作为人民币离岸交易的中心,上海可以慢慢发展,将来有两个国际中心对我们来说并无问题。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激烈竞争。

  3 国际货币体系:合久必分

  日报: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会不会有一个更完善的全球货币体系建立?

  李若谷:悲观地讲,也许在我的有生之年都不会看到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未来10年或20年,美元和欧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不会有根本改变,但如果要对美国和欧洲加以约束,美国不愿意,欧洲也不愿意。现在中国已经主动承担了责任,改革汇率形成机制,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主要货币的发行者:你们也要承担责任。


  【稿件声明】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如需转载或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官网:http://www.nbd.com.cn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50FCD119D1812400825227.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