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
企发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商务视点 » 正文

中国足球的商海“杯具”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3-25 13:48:55    来源:记者 冯禹丁 张娅    浏览次数:424    评论:0

与之相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这片巨大、狂热而又未经开发的“处女地”,令广告赞助商们两眼放光,甲A联赛的商业开发招商引资顺利得令王俊生等人喜出望外,以至于2000年2月王俊生在甲A、甲B俱乐部董事长和总经理会议上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6年改革时,第一点成绩便是“通过市场运作取得了资金”。他说,6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除了吸引了国内的社会沉淀资金,还吸引了像IMG、ISL、阿迪达斯等国外资金。媒体当时报道的题目很直白——“王俊生:足球这六年,赚了不少钱”。而IMG在那5年也赚了很多钱,以至于主动出资为足协盖新楼。1998年底,IMG和足协的5年合同期满,IMG主动把承包金额提高到1亿元一年续约。

    联赛最红火的时候,足球商务运作到底创造了多少市场价值,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管窥:1998年甲A联赛平均每场观众人数为2.13万,门票收入达到1亿多元,甲A俱乐部的市场收入平均达到一年2500万元。1999年在竞标中战胜可口可乐的百事可乐对甲A联赛冠名费达到1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8300万元),且每年递增10%。5年间,甲A联赛的品牌价值暴涨10多倍。2002年,百事可乐更创下11017万元的天价冠名费。欧讯体育公司合伙人余国琼回忆,甲A联赛广告和赞助收入最高的年份便出在IMG代理的那几年。

    那时候没人想到10年之后的2009年,联赛的价值已不及皇马俱乐部的一块广告板,倍耐力公司仅需开出4500万元人民币便可以冠名中超。

    除了国内联赛、杯赛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的另一块商务运作业务,即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队”的广告赞助和比赛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队”包括男、女足国家队以及U23、U19、U17、青少年共7支国家队。1999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正式与国际足联下属的另一家赛事推广公司ISL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队”的商务运作。

    

    福特宝“单飞”折翅

    由于完全没有经验,1995—2001年间,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直属企业福特宝都处于跟着IMG和ISL当学徒的阶段,其间它除了代理部分甲A联赛广告之外,还组织了寥寥可数的几场超霸赛、友谊赛和U-23联赛等。但到了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在“米卢”的带领下圆了44年的世界杯梦想,也获得了2004年亚洲杯的主办权。这一年,福特宝也同中华人民共和国足球一样,迎来了自己的历史机遇。

    2001年上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队”商务代理ISL公司因经营不善宣布破产,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决定先由福特宝临时负责原ISL“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队”的业务,“一切围着十强赛转”。当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队获得世界杯决赛阶段入场券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顺势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队”商务代理承包价由不到575万美元一下涨至800万美元,并圈定了法国Sports—FIVE、英国Octagon(八方环球)和IMG三家公司竞标,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三家公司被要求做了两轮陈述。

    但之后足协突然又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队”项目不再转让给其他国外公司,而是由福特宝牵头,从三家被足协敲定的外国公司中选择一家作为平等的合作伙伴。足协指示福特宝在次年1月7日至14日拿出对三家公司的评估报告。于是随后福特宝又重复中华人民共和国足协的做法,让上述三家公司一而再、再而三地陈述,英国Octagon公司随后宣布退出竞标。一位参与竞标的公司代表曾抱怨说:“我们就像猴子一样被人耍,一会儿叫到这里,一会儿叫到那里,所谈内容从头到尾完全一样。”

 
(文/小编)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at78.cn/news/482F8EC23C2943CBC27A94.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webmaster@at78.cn。
0相关评论
 

Copyright© 2009-2016 企发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0022957号-3